d的学术思想为与民修养的国策做基础,需要大将军和长公主联手镇制长安,扶持道家黄老学说,迫使经学不得不接受儒道相融的事实,积极援道入儒,从而创造一种符合当前国策需要,有助于大汉崛起的新儒学。

李弘沉默良久,他万万没想到李玮的儒道相融之策竟然是这么个办法,竟然把自己和长公主推到了最前面。

自己如果和长公主联手,长安的局势就很难说了,门阀世家、官僚士人们会低头吗小天子能顺利平定南方叛逆,会顺利主掌权柄吗

“你凭什么认定门阀世家和官僚士人会低头接受儒道相融之策”

“因为我决定劝说长公主和陛下发动第三次党锢。”

李玮笑着说道。

“你说什么”李弘骇然心惊,“你说什么你要发动第三次党锢”

“在屠杀和党锢之间,你选择哪一种”李玮说道,“大将军,我觉得飞燕兄的话说得对,不能再杀了,再杀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些人的权势太大了,人也太多了,盘根错节,杀不完的,越杀越多。既然堵不住了,那就只好用疏导的办法。”

“这也叫疏导”李弘气苦,怒声问道。

“大将军,你要知道,长公主和你都决心退出朝堂,而我们的中兴策略又必须长久坚持,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李玮平静地说道,“这些人不愿合,那就让他们滚回老家。凭我们现在选拔人才的办法,朝廷不愁招揽不到贤良之士。其实看看几十年前的两次党锢之祸就知道了,你要是来真的,让这些人退出朝堂,他们还不愿意拍屁股走人,很多人都会选择妥协留下来。有多少士人愿意舍弃荣华富贵这个办法不但可以让士人分裂,还能让很大一部分愿意为社稷出力的士人,愿意改良儒学的士人们纷纷上位,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继而大家齐心协力,共创新儒学,共建新大汉。”

李弘目瞪口呆地望着李玮,脑中一片空白。

以下不计字数。

黄帝四经:从古到今,人们历来认为汉初以道家“黄老”治国,认为“黄老之学”在汉初曾风靡一时,并且认为“黄老之学”在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起过重大用。但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尤其是由于道家“黄老”之中的道家黄学一派的代表黄帝四经从汉代之后便失传了,造成了人们对“黄老之学”的种种误解,“黄老之学”也因此而成了千古难解之谜。

人们无从知道“黄老”之中“黄学”一派的真实思想内容,只好牵强附会地以“老”代“黄”了。

但当人们用老子之学或老庄之学来代替“黄老之学”时,很多问题常常难以自圆其说。比如崇尚自然,消极无为,专注于心性修养而一味追求个人精神解脱的“老庄之学”又如何能使汉初凋敝不堪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走向繁荣,并使新生的汉家政权不断得到巩固呢而且汉初在“黄老之学”指导下所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政策,汉初黄老人物的所所为也与老庄思想相去甚远。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人们发现了黄帝四经:第一篇是经法,第二篇是十六经,第三篇是称,第四篇是道原,至此人们才发现了黄老之学不同于老子之学,也不同于老庄之学,也解释了诸多历史疑难问题。

“犯跸案”与“盗高庙环案”:张释之是著名的黄老信徒,他为文帝时的廷尉,在处理所谓的“犯跸案”与“盗高庙环案”时,并未因犯人掠的是文帝之马,盗的是“先帝庙器”便罪加一等,而是主张“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也”,认为只有法律才是判黑白、定是非的唯一标淮。汉文帝对于张释之的做法虽然有点不太高兴,但因他也是“本修黄老之言”,深知秉公执法的重要性,因此他还是肯定了张释之对这两个案子的判决,并未因一时之怒而废法,也未因一己之利而乱法。

西汉末期的儒学改良运动: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经学开始一统天下,但在当时的“设科射策”的影响下,儒学本身也在逐步走向僵化,形成了一种“徒为章句”的烦琐学风。由僵化而进一步神化的儒学到西汉中后期已越来越丧失了其向被统治阶级进行道德教化,以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的价值与功能,甚至还走向了它的反面。所以,到西汉末期,随着农民战争的浪潮愈激而愈高,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物被现实所冲击而渐趋于清醒,试图寻求解决社会、政治危机方案的同时,也开始了向诸子各家学习以改善儒学的运动。刘向、刘歆、扬雄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刘氏父子除了力推古文经学外,还致力复兴先秦诸子学,他们重新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着与学说,并强调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改善儒学。

扬雄也是力推古文经学,同时他认为要使汉代儒学从烦琐不堪、荒诞不经的神学经学中摆脱出来,必须对于先秦儒家之外的其他诸子,尤其是道家学说的长处加以吸收,以补充孔孟儒学。另外,扬雄还试图创建新的儒学思想体系。他在批判今文经学、谶纬神学的基础上,竭力主张复兴儒家正统学说,复兴仲尼之道,俨然以孔学的扞卫者自居,但这并不是说扬雄要照搬先秦孔孟的学说而不允许有任何变通。实际上在扬雄看来,圣人之道是有因有革的,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因此,扬雄认为在继承、发扬先秦儒家正统的同时,还必须有所创新。

两汉之际的道学:严遵的老子指归受当时盛行的今文经学的学风影响较深,主要是以“义理”方面阐发老子的思想,并夹杂有不少在当时泛滥成灾的“符瑞,灾异”之言。老子河上公章句则主要采用了古文经学的解经方法,着重训说老子之本意,文字也较古朴简约,而且基本上不讲符瑞与灾异。但指归与章句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无论是指归还是章句皆以探求避祸自保,存神养和,保终性命之道为己任,这既与先秦的老子有所不同,更与汉初黄老之学迥异,实为两汉之际隐士们在乱世中求生存的心态的一种反映。

名教本于自然。

这是西晋大儒王弼的玄学政治哲学思想。王弼的祖父是王凯,族叔祖父就是王粲。王弼把“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和“名教本于自然”的认识论推向社会政治,提出了“政治无为”之论,意思是说,居于最高统治者之位的君主,所所为都要任其自然,不去干预或阻挠,做到“无为”和“不言”。这里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不言”也不是什么都不说,而是不去做那些伤害“自然”的事,不说那些违背“仁义”的话,简言之称“君道无为”。

第十九节

十二月三十,晋阳,龙山。

清晨,长公主,晋阳的文武大臣和他们的夫人,晋阳的大儒名士等数百人赶到龙山祭祀宗庙。

本朝祭祀宗庙,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一岁五祀。

长公主梳堕马髻,身着祭服,头带步摇,耳悬簪珥,佩四采赤绶,雍容华贵,仪态万方,排在祭祀队伍的最前面。

丞相李玮紧随其后,身着九章纹祭服,头戴九旒冕冠,佩三采绿绶,气宇轩昂。

不其侯伏完、大将军李弘、太尉张燕、右卫将军吕布站在李玮的身后,他们同样戴着九旒冕冠,着九章纹祭服,但腰间所佩的是两采紫绶。李弘脸色有些难看,他的身体非常虚弱,在天寒地冻的宗庙里待长了,有些支撑不住。张燕和吕布站在他身边,小心翼翼地扶着他。不其侯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感慨,曾经纵横捭阖,无敌天下的大将军,在历尽二十多年的征伐后终于倒了下去,这只强悍的豹子最终还是无法逃过岁月无情的摧残。望着李弘消瘦的身躯,高耸的颧骨,深陷的眼窝,长发中的缕缕白丝,伏完心中酸楚,禁不住仰天长叹。

大鸿胪刘冥、并州刺史张白骑、度辽将军徐晃、辅国将军燕无畏等九卿大臣和秩俸中两千石、两千石等大臣戴七旒冕冠,着七章纹祭服,腰佩三采青绶,依次排在后面。大鸿胪刘冥昨天晚上才赶到晋阳,他带来了几十车宫廷典礼用的物品,还有几十车朝廷诸府和长安大臣们赠送给大将军和长公主的贺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乐文中文网【lwzw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亵渎

亵渎

烟雨江南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就是罗格的幸福生活《亵渎》第一、二卷于2005年10月正式简体出版,全国发售。第三、四卷于2005年11月20日全国发售。欢迎访问出版专区http://www.cmfu.com/xdpages/main.asp
其他 连载 542万字
天倾之后

天倾之后

佛前献花
我们的世界被污染了。超凡生物的出现,鬼怪的传说,修行与进化,奇物与术的碰撞,跨界的大门被打开,有人争渡,有人逃离......这一切的开端都在天倾之后。
其他 连载 224万字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任我笑
身为家丁的顾安年幼时意外打碎一坛灵花,在他惶恐不安时发现自己竟然夺取了十二年寿命!一条长生路就此在顾安眼前铺开!为了安稳修仙,顾安选择成为太玄门的杂役弟子,每日种植药草,以夺取药草的寿命进行修炼。通过寿命演化,他的基础功法不断演化,从基础法门推演成通天神通!纪元更替,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人间渐渐有了仙人的传说。被称为仙人的顾安耗费一半寿命,助修为跨越仙道极限,证得圣人之境,凌驾于天道之上。然而
其他 连载 211万字
赛博朋克:2075

赛博朋克:2075

奏韵丶
穿越到赛博朋克2077的世界就应该大展拳脚....不对,这不是2075年吗,虽然已经十一月了,离76年也近,但是我就知道77年的事情啊!在这个世界,你可以不活,但是不能没活,总之,先成为一名雇佣兵接活吧,虽说是如此,但是正式接到中间人任务,一上来就面对ACPA(作战辅助装甲)是不是过分了,而且荒板美智子的女儿又是谁啊,我只看过演示,不认识人啊,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任务!
其他 连载 115万字
七零军婚,炮灰女带着空间嫁男配

七零军婚,炮灰女带着空间嫁男配

平陆三江
++++林筱若自幼被遗弃在孤儿院,唯一的信物是认亲信物玉佩沾到她的血后开启了农场空间,做为农场空间氪金且唯一的玩家的林筱若,因为一次意外穿回了自己前世。两世记忆的融合,让林筱若意识到前世的自己居然是一本军婚对照文里面的觊觎男主的男配妻子!林筱若自认自己不是书中那个无脑女配,她只想找出前世杀死自己的凶手,找到被陷害下放到不知道哪里的家人,搭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成为妥妥的富一代!后来,林筱若才发现,那一
其他 连载 136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其他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