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最高门槛 (第1/10页)
天才一秒记住【乐文中文网】地址:lwzww.com
林羽再次求助于路绍。
路绍结合之前改进高炉和烧制水泥的经验,设计建造了一种全新的高温熔炉。
这种熔炉采用了更耐火的材料,改进了燃料(焦炭)和鼓风系统,能够达到并长时间维持足以熔化石英砂的高温。
试验开始了。
将精挑细选的原料按比例混合,送入炽热的熔炉。
工匠们隔着特制的观察孔,紧张地注视着炉内物料的变化。
失败,接踵而至。
有时温度不够,原料无法完全熔化。
有时温度过高,或者控制不当,烧出来的玻璃料充满了气泡和杂质。
最难的是成型。
如何将粘稠高温的玻璃液,制作成平整的板材或者规则的器皿?
工匠们尝试了吹制、压制、浇铸等各种方法,都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
烧出来的玻璃,要么厚薄不均,要么表面粗糙,要么在冷却过程中就直接碎裂。
作坊里堆满了失败的玻璃碎片,闪烁着令人沮丧的光芒。
一些匠师开始动摇了。
“侯爷,这玻璃……怕是真烧不出来吧?”
“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烧陶器算了。”
“再坚持一下。”
林羽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知道,技术突破往往就在于最后的坚持。
他亲自参与到试验中,与工匠们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工艺。
他提出了“退火”的概念,即让成型后的玻璃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力,防止碎裂。
他还尝试着改进吹制和压制的工具。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
一间专门建造的退火窑内。
一块巴掌大小,虽然边缘还不规整,表面也有些许波纹,但整体却呈现出透明质感的平板玻璃,成功地冷却下来。
当工匠小心翼翼地将这块玻璃举起,阳光透过它洒在地上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透明!
这真的是透明的!
“成功了!我们烧出玻璃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作坊内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工匠们激动地互相拥抱,喜极而泣。
这块小小的、并不完美的玻璃,是他们无数汗水和心血的结晶,也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
紧接着,更多形状各异的玻璃制品被陆续制造出来。
简单的玻璃杯、玻璃碗、玻璃瓶……
虽然工艺还很粗糙,但其晶莹剔透的质感,已经远非普通陶器可比。
林羽立刻让人将几块平板玻璃,安装到了平西侯府书房的窗户上。
瞬间,原本昏暗的书房变得明亮通透,阳光可以毫无阻碍地照射进来,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挡风雨。
这种体验,让所有第一次见到玻璃窗的人都惊叹不已。
玻璃的应用前景,远不止于此。林羽让人尝试制作更精密的玻璃器皿,用于实验室(虽然现在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室)或者医药领域。
他甚至让路绍尝试着打磨玻璃,制作简单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当路绍第一次透过一块打磨好的凸透镜,看到远处景物被放大时,他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虽然距离制造出真正的望远镜或显微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无疑为未来的科学探索,埋下了一颗重要的种子。
玻璃制品的精美和实用性,很快就引起了雍州城内权贵和富商们的注意。
一面小小的玻璃镜子,一个普通的玻璃杯,都成为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被争相抢购。
林羽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
他下令扩大玻璃的生产规模,并计划将其作为雍凉的一种特色商品,通过商队销往外地,换取雍凉急需的物资和财富。
……
水泥的坚固,玻璃的透明,钢铁的锋锐,火药的雷霆……
这些在雍凉秘密工坊中诞生的新技术,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力量和潜力。
林羽深知,这些技术不仅仅是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工具。
它们更是雍凉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未来逐鹿天下的依仗。
这些技术的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一旦外泄,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
无论是大楚朝廷,还是西夏、北魏,甚至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藩王,若是掌握了这些技术,雍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甚至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因此,在推动技术研发的同时,林羽也以铁腕手段,为这些秘密制定了极其严格,甚至近乎残酷的保密制度。
秘密工坊,这座隐藏在深山之中,本就守卫森严的基地,其保密等级再次被提升到了极致。
所有进入工坊的工匠、士兵、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李瑶麾下听风楼最严格的背景审查。
祖宗三代,亲族关系,过往经历,社会交往……任何一点可疑之处,都可能导致其被拒之门外,甚至受到秘密监控。
忠诚,成为了进入这座工坊的最高门槛。
进入工坊后,所有人员都必须接受严格的保密教育。
林羽亲自制定了保密条例,内容细致入微。
严禁私下讨论工作内容。
严禁将任何与技术相关的图纸、工具、样品带出工坊。
严禁与外界人员谈论工坊内的任何情况。
甚至连家书的收发,都要经过专门人员的检查。
工坊内部,更是被划分成了数个相互隔离的区域。
负责冶炼钢铁的工匠,不知道火药的配方。
负责烧制水泥的,不了解玻璃的工艺。
负责制造手榴弹外壳的,接触不到引信的核心技术。
信息被严格地分割开来,确保即使某个环节的人员出现问题,也无法掌握完整的技术全貌。
不同区域之间,设有岗哨和关卡,人员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只有少数如路绍这样负责统筹研发的核心人物,才有权限跨区域活动。
而对于路绍这样的关键人物,林羽更是给予了“特殊待遇”。
他享受着最优厚的物质条件,拥有独立的院落和专门的护卫。
但与此同时,他的行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没有林羽的亲自批准,他几乎不能离开工坊区域。
这既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防止被敌对势力绑架或暗杀。
更是为了确保他脑中的宝贵知识,牢牢掌握在林羽手中。
听风楼的力量,如同无形的眼睛,遍布工坊内外。林羽让人尝试制作更精密的玻璃器皿,用于实验室(虽然现在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室)或者医药领域。
他甚至让路绍尝试着打磨玻璃,制作简单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当路绍第一次透过一块打磨好的凸透镜,看到远处景物被放大时,他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虽然距离制造出真正的望远镜或显微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无疑为未来的科学探索,埋下了一颗重要的种子。
玻璃制品的精美和实用性,很快就引起了雍州城内权贵和富商们的注意。
一面小小的玻璃镜子,一个普通的玻璃杯,都成为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被争相抢购。
林羽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
他下令扩大玻璃的生产规模,并计划将其作为雍凉的一种特色商品,通过商队销往外地,换取雍凉急需的物资和财富。
……
水泥的坚固,玻璃的透明,钢铁的锋锐,火药的雷霆……
这些在雍凉秘密工坊中诞生的新技术,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力量和潜力。
林羽深知,这些技术不仅仅是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工具。
它们更是雍凉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未来逐鹿天下的依仗。
这些技术的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一旦外泄,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
无论是大楚朝廷,还是西夏、北魏,甚至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藩王,若是掌握了这些技术,雍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甚至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因此,在推动技术研发的同时,林羽也以铁腕手段,为这些秘密制定了极其严格,甚至近乎残酷的保密制度。
秘密工坊,这座隐藏在深山之中,本就守卫森严的基地,其保密等级再次被提升到了极致。
所有进入工坊的工匠、士兵、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李瑶麾下听风楼最严格的背景审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盘锦大有小说】《赛博朋克:2075》《又逢君》【新平凡文学】《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穿越了】《天人图谱》《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大明:嘉靖修仙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