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道道圣旨便发往全国各地,有推进新税制的,有落实兴商令的,有督促乡县州三级学校建设的,也有督促军事进展的。

皇宫内外、五司衙门,一片忙碌的景象。

京城雒阳,大街上人来人往,各店铺会来热闹的吆喝声,一片平和安详的景象,仿佛一直都是这样,从来没有受到打扰。

然而,事实上,雒阳城前不久刚刚经历了董卓造反挥兵东进,何进造反京城作乱,匈奴兵临城下,蹇硕造反,以及更近一些的袁氏造反,袁绍率兵打进瓮城。

可以说,近几个月来,雒阳城很少有能安宁之时,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文武百官以及老百姓们只要听说陛下在京,心中就无比塌实,不必担心京城生乱。

尽管全国战乱频荏,甚至有一些还距离京城不远,但只要有陛下坐镇,老百姓就可以全身心地过自己的安生日子。

曾经那个受万民唾弃的昏君,此刻成了百姓的主心骨。

大司宗卢植伸了伸有些酸胀的老腰,满面笑容道:“老夫有生之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朝廷运行如此高效,即便是在没有战乱的年代,也无法与现在相比。”

“是啊。”大司宗丞蔡邕感叹道,“单看朝堂内外的有序高效,谁会想到这是一个战乱四起的天下呢?我倒是觉得,一旦战乱平定,大汉很快就会再次迎来盛世。”

“如果老夫所料不差,这个盛世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大盛世。”卢植面露神往之色,“多少大儒心生向往的时代,不知道老朽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了。”

“不仅仅是大儒向往哟。”蔡邕笑道,“用陛下的理念,那是百业兴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世。”

“百业兴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卢植笑着沉吟良久,缓缓道,“确实令人神往,可是……真有这样的盛世吗?”

“听闻昨日陛下驾巡太医院建设情况,与华佗、张仲景两位神医讨论医学,当时讲到愚公移山之事。”

蔡邕道,“陛下说医道之途多艰,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是有利于天下民生的,就要一代接一代做下去,不断翻越高山、攻克难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我们的事业也就可以永垂不朽,我想这盛世建设也是一样的道理。”

卢植点了点头,颇有感触地道:“是啊,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只要我们血脉不断,这事业便永远流传,总有建成盛世的那一天,对了,你还没有儿子吧,你都没有子嗣传承,谈什么子子孙孙无穷匮?”

蔡邕:“……”

卢植:“抓紧啊,要不要给你半天假?”

蔡邕:“……”

卢植:“这事老夫深有体会,人勤地不懒!”

蔡邕:“……”

……

河东,临汾城。

董卓满脸怒容,一脚踢飞面前的几案,酒水四溅,吼道:“来人,将郭汜推出去斩首!要你这无能之辈何用!”

在之前的夜袭战之中,华雄被俘,郭汜在李傕的接应下才逃出生天,可谓损兵折将。

如今的董卓军,可谓摇摇欲坠,濒临崩溃,特别是从西凉带出来的老军,越打越少,而新抓来的壮丁又心劲不齐。

眼看着队伍战力和士气都越来越低,今晚的夜袭,又失去了第一战将华雄,损失了上千西凉精锐飞熊军。

董卓焉能不气!

“主公且慢。”谋士李儒急忙出来阻拦道,“如今大敌当前,正值用人之时,不如留得郭将军一命,让其戴罪立功。当务之急,是要立刻撤出临汾城。”

“撤?!”董卓一脸疑惑道,“为何要撤?文优何故也出此扰乱军心之言。”

“华将军虽然袭营失败,但是已然发现不同寻常之处。”李儒道,“两次袭营,汉军均衣甲在身、枕戈而眠,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今夜会有一次集中行动,而此地能令他们行动的,自然只有临汾城!

众人一听,纷纷紧张起来,董卓也深吸一口气。

“既然知道汉军要攻城,我们何不将计就计,将其诱入城中,一举歼灭?”牛辅晃了晃大脑袋,疑惑地问道。

不少人看向李儒,显然他们都有着同样的疑问。

“若只是盖勋一家,则牛辅将军此策可行。”李儒说道,“不过盖勋不会傻到以劣势之兵强攻坚城,如果李某所猜不差,今晚汉军的行动一定是皇甫嵩与盖勋两人的联手,而我军接连受挫,如今又失去第一大将华雄,已难以再与官军正面抗衡,不如趁着官军还未攻来,及时退走。”

“只要通过退回陇西,本将军还会再聚一支虎狼之师。”董卓缓缓站起身来,道,“不过此去西凉路途遥远,而且途中又多险关、大城,西凉羌患已经被平,怕是会遭到官军四面围剿。”

“如今之计,我们要撤的方向自然是不能往安稳之处撤退,而是哪里乱就去哪里。”李儒见董卓已经赞同了他撤退的计策,顿时说话也有了底气,道,“南匈奴正在混战之际,不如我大军杀入河套,整顿蛮夷之力,朝廷一向对河套诸蛮退让怀柔,多半不会大兵追杀,只要给我们养精蓄几年,便可杀回来报仇雪恨!”

董卓也是果决之人,稍微一想便知道李儒所言在理,便立刻道:“传我将令,大军连夜开拔,弃临汾城北上!”

“遵命!”众将齐齐抱拳领命。

正在这时,突然城外鼓号喧天,喊杀声震耳。

“不好,想必是官军已经开始攻城了,快准备撤离!”李儒大声道。

一名亲兵急匆匆跑进来,大声禀报道:“将军不好了,官军突然攻城!”

“可看清有多少兵马?”董卓问道。

“官军趁着黑夜,悄悄爬上城头。”亲兵气喘吁吁道,“与守城兄弟交上手了,城下的火把密密麻麻,不计其数,怕是倾巢而出了。”

“果如文优所言,这决不是盖勋一家的兵马。事不宜迟,快撤!”董卓犹豫一下,接着道,“叔颖,你与张济领兵三千守城断后,其余诸君,立刻撤退,前往南匈奴!”

叔颖是董卓的弟弟董旻,在此生死关头,派谁断后都不放心,恐怕没等自己离开临汾城,断后的就把城池献了。

可惜的是,自己的亲弟弟虽然不会背叛自己,但是让他断后恐怕也是凶多吉少、有去无回。

至于张济,也是董卓的一员爱将,有勇有谋,可以作为自己弟弟的副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乐文中文网【lwzww.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3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