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成分不好的青年,教育改造成先进积极分子,这样的宣传相比其他更有意义,更具典型,也更突显出政府和知青办工的到位与成绩。

因此,当这样一个典型树立起来后,从县政府到秦石公社,以及整个知青办,就不容许再有人搞破坏给革命工抹黑,也因此,在袁珊珊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上面的领导班子已经自发形成了对她和袁卫彬最好的保护机制,立场不同的派系,对此却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袁珊珊从许言森那里知道这一情况后,当真是哭笑不得,也不再拒绝被上面指派了去其他公社报告,表面功夫那是越来越镇定,毕竟出去多跑几趟,就能让她和袁卫彬不用担心外面的种种纷扰,可以安心地在坡头村过上安稳的日子,如果将这视为交易的话,那她明显是获得超过付出。

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袁珊珊出去报告的稿子,在她写出初稿后,由许言森同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润色,虽然袁珊珊照着念的时候心底羞耻度爆表,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报告为她这个先进典型增色不少。

有着这样的光环护航,袁珊珊和弟弟顺利地从七四年走到了七六年,还将这样的光环辐射到了身在青祁农场的袁父身上。这两年虽然外面偶有大的波动,却也没能影响到身处在山村里的姐弟俩,倒是袁父那里受了些影响,幸好这几年和苏河昌叔侄的关系越来越巩固,靠着他们捎带过去的粮食和其他物品,这日子也慢慢熬过来了。

不得不提的是,七六年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整个国家发展的大事件,那就是四人集团的倒台,十月消息传到安平县和秦石公社时,几乎所有的知青奔走相告,激动万分。

那几日,坡头村知青院时常有别村的知青出入,有时还没进院子,站在外面就能听到里面的知青,慷慨激昂地谈论着国家大事,包括赵洪军和孟佳华这样沉稳的老知青,也无法避免,被这样的亢奋情绪影响着。

或许整个知青中,也就袁珊珊表现出来的平静反而显得异常,因为这对她来说,是早已知道的事,既是已知的注定要发生的,又要如何产生出激动的情绪?受她影响,袁卫彬的表现也要比赵洪军他们好得多,此外便是许言森了,当他特地骑自行车赶过来,想在第一时间将这一大消息告诉袁珊珊时,袁珊珊平静地点了点头,说:“哦。”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句:原来是这个时间啊。

因为之前她只知道大约在七六七七年的时候,那个四人集团要完蛋了的,现在总算知道了具体时间,原来是七六年啊,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件可真多,之前伟人逝世的时候,包括坡头村在内,整个国家都陷入悲哀之中,这才过去了一个多月,亲身经历这一段历史,袁珊珊也是有所动容的。

看她这般模样,许言森也忍不住笑起来,县里许多工人学生都走上街头了,也就袁珊珊如此冷静,在他想来是因为早知道有这么一天的吧。

袁珊珊又连忙描补了句:“这的确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国家要开始拨乱反正,对一些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了。”

“是的,”许言森用力点点头,激动期盼道,“像你说的,不会等太久的。”

也许是这一事件让许多知青看到了回城的曙光,知青互相之间的走动变得频繁起来,交流各自打听到的消息,与家人之间的通信也比以往勤快,希望能尽快拿到回城的名额,人心,也变得更加躁动。

只是,该上工的还是要上工,因为不住一起,没太受知青院那边气氛的影响,袁珊珊与袁卫彬每日上工时间一到,必定已经到场了,这情形与其他知青相对照,让大队干部看得也暗暗点头,不亏是受县里重点表扬的积极分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能坚持不动摇。

其实这真是误会,因为袁珊珊虽然不太记得清这一时间,可她清楚记得恢复高考的时间的,现在时间还没到,所以该干什么就该干什么,那些知青过上几个月便会发现,他们只是白忙碌一场,回城的时机还没到呢。

“珊珊姐,有你的信,从丰城来的。”

郑伟也就是罗婶的大孙子,挥舞着手里的信找到在地里忙春耕的袁珊珊。

“来了,等我洗下手。”

袁珊珊去旁边的水沟将手上的泥洗掉,擦干了手走过来,接过信说,“谢谢小华,小华真乖,又帮你爷爷做事了。”

郑伟害羞地笑笑,他现在和弟弟都已上学读书了,每天早上村里的牛车会将这些上小学的孩子送去邻村的红旗小学,晚上再去接回来,坡头村并没有学校,今天放假,在大队里玩的时候碰上邮递员过来,便自告奋勇地送信过来了。

“姐,谁来的信?”

隔了些距离的袁卫彬,看到了忙过来问,他如今是十七岁的大小伙了,不再是小少年一名,因为比同龄人吃得好又有充足的锻炼,这个头越来越向他们大哥看齐,站在袁珊珊身边比她高了小半个头了。

袁珊珊以前和他平视,现在需要稍微抬起头才能看到他眼睛,即使有异能加持,也对先天遗传因子束手无策,拼了命地蹿到一六六后,就再也不肯动一动了,袁珊珊表示已经绝望了。

其实这身高在坡头村姑娘小媳妇中,已经算高的了,女知青中,包括后面几年陆续过来的,到现在也只有唐芸比她高了两三公分,只是袁珊珊老拿以前末世的身高才衡量,末世前她不算矮,异能觉醒后又长高了一截有一米七几,但在女异能者队伍里,这身高也绝算不上高的。

只能说老袁家的高个基因都跑到袁卫国和袁卫彬这对兄弟身上了,袁珊珊是托了自己异能的福才摆脱了矮个的头衔。

“是孙叔和赵阿姨来的信,我看看写了什么。”

袁珊珊收回目光,拆开信一目十行地扫起来。

这几年年节的时候她自己或是让许言森帮忙,从县里寄些熏肉和山货给孙叔一家,一直保持着联系,虽然通信没有和袁父袁大哥那样频繁,但一年下来也会写上几封,所以丰城那边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她也能及时得到消息。

这回孙叔信里便告诉了他们一个大消息,对他们袁家来说绝对是件好事,袁珊珊惊喜道:“彬彬,曹家倒了!曹家父子被抓起来了!”

“真的?快给我看,姐,快让我看看哪里写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肝到厨神才算开始》《重生1982搞渔场》《优俊高手转生到了赛马娘世界》《灾变卡皇》《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好莱坞的亿万富豪》【大白书】《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3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如满月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言情 全本 8万字
国医

国医

甲子亥
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被开除,也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穿越。方洲就是其中一个。他穿到了修真界,花了五百年,完成了从医宗三等杂役到长老的完美蜕变。现在,他穿回来了!#主角会进入医院工作##日更,一般中午十二点更新,最多推迟到晚上六点#张嘴吃安利~星际第一制卡师国师大人重生日常小爷七零年代重生日常快穿之登高临下炮灰为王[快穿]势不可挡[快穿]求你别秀了……
言情 全本 81万字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陆月十九
消耗寿元灌注武学,可无限进行推演。沈仪凡人之躯,寿数不过百年,所幸可以通过斩杀妖魔获取对方剩余寿元。在邪祟遍地的乱世中亮出长刀,让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灵肝胆俱裂!从【鹰爪功】到【八荒裂天手】,从【伏魔拳】到【金身镇狱法相】!沈仪偶尔也会沉思,这寿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听闻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内坐满了千真万圣,任何一位都曾经历无尽岁月。此番踏天而来,只为向诸仙借个百万年,以
玄幻 连载 8万字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爱种绿萝
简介:袁淼一直以为失踪许久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直到在老房子的镜子里看到他们。他们穿越了,正在逃难。之所以能在镜子里相见,是因为他们手上有面通界宝镜。袁淼通过宝镜把粮食蔬菜传递了过去,很......
言情 连载 4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米饭的米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7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