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乐文中文网】地址:lwzww.com

赵煊是从江淮移民过来的,那里如今叫淮南省,那里是个富饶的地方,江河交错,一眼望不到头的平原,十里八乡都看不到一座山,阡陌纵横,渔米之乡。

不过生长在那个富裕的地方,赵煊家却一直是贫困无比,他父亲兄弟两个原本是生长在江南,后来陈国灭亡后过江到了淮南,官家授田,可淮南人多地少,本来按制是每丁均田百亩,可兄弟俩只分到了二十亩地,这点田地勉强够一家人维持生活。遇上点天灾虫害什么的,就完全不行了,因此平时兄弟俩还给人佃田耕种,家闲时还要去码头揽工扛活,赵煊那时则替地主家放牛。

一家人受了十年的苦,把血汗洒在土地上,一年年过去,慢慢积攒了些钱,又购买了一些土地。可是父亲伯父兄弟俩家孩子生了许多,两家十六个男丁数十口人一起生活,男女老少,都要靠那几十亩地,生活依然困窘。于是只能是佃更多的田地,农闲时就去揽工扛活,连小孩子都和赵煊当年一样去给地主家放牛放羊,混口饭吃。

赵煊是父亲的第三个儿子,家族里排行第七,父亲兄弟两人来到淮南生活,娶妻生子,他们堂兄弟一共十四个,还有六个姐妹,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父亲伯父到淮南时还勉强分到了二十亩地,可之后他们兄弟们成丁,却是一亩地也没有的可分了。

年前赵家听官府的人宣传了朝廷要移民北疆之事,在听说了移民能有田地分后,且每丁有一百亩,甚至连妇人也能分地后。赵煊的父亲和伯父动心了。两兄弟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家族确实繁衍起来,下一代有十六个男丁,可却没有安身立命的田产,十四个子侄也仅有几个娶妻结了婚。大多数早到了结婚成亲的年纪却因为拿不出财礼,也盖不起新房而找不到合适的人家,就连姑娘们,也都没找到什么太好的人家。兄弟俩召集家中的子侄们商议,最后决定报名去辽东。

原本是计划去辽西,但朝廷去年收复了辽东。需要更多的移民去辽东,为了鼓励百姓们移民去辽东,朝廷更是开出了去辽东每男丁可分二百亩地,成亲的妇女也能分一百亩地的特别优惠条件。再加上官府提供路费,送他们去辽东。以及先期会有安家费等好处,最终赵家又决定既然是要闷关外辽东,那不如直辽东,辽西授田百亩,辽东却是翻倍的。

商议好后,赵家就向官府报了名,许多人家都拿不出赵家这样的气魄来,他们虽然家里也穷困。可最终却也只是让家中的庶子或者次子去报名闯辽东,很有少如赵家一样,把家里的那点点土地房屋财产一骨脑后都卖给官府回收。然后就带着祖宗牌位全家去闯辽东的。不过按照赵煊伯父的话说,当年他们兄弟俩在江东的时候,也不过是人家的佃农,后来到了淮南,才分到了二十亩自己的地,通过辛勤劳。家族下一代有了十四个男丁,可继续呆在淮南。一家人也只会过着他们当年在江东时的穷日子,以后子侄们只能给地主们揽工扛活租佃田地耕。根本没出头之日。既然如此,还不如去辽东闯闯。虽然一把年纪了,可两兄弟依然不愿意留下来,情愿一家老小一起北上。

故土难离,比不上新土的诱惑,生存总是艰辛的,但有一丝好的机会,总没有人愿意错过。

迁移的过程比赵家人想象的要轻松许多。一切有官府组织安排,他们寿春县的移民组成了一只队伍,共有一千余人,多数都是没成亲的年轻男丁,无牵无挂的,也有些如赵家这样拖家带口的。这一千多人,由官府组织,派出了几名书吏还有十余名衙役随行,又由官府出面组织了百多辆马车,带上了帐篷等物,有些家族也有自己的马车牛车加入。路上时,男丁们步行,还被编成几队,发给了一些长矛横刀,护卫队伍,女眷和孩子老人坐在拉行李的车上,一路上不疾不徐,每天按着预定的路线前行,他们无须带上太多的粮食之类的,沿着大道,每隔一段路程,路边上就会有一座补给站,大多是在驿站里,里面存放了许多的物资,是朝廷专门为这些移民们准备的,还有大夫医生,会帮他们检查身体,大家因此走的很轻松,甚至行路途中,除了组织男丁护卫队,官府的衙役们还会按令教给他们一些武艺,据说这也是朝廷的命令,说是以后到了辽东后,有些武艺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和保护移民,同时每天夜晚,随队的吏员们还会组织他们一起读书认字,教他们拼音,教他们一些简写的文字和计算方法,甚至还会教他们一些高句丽、契丹、突厥等简单的胡族语言。

赵煊很有认字的天份,他从前从末进过学,从未读过书,可就这一路上,他却学会了许多字,甚至能拿着树枝在泥地上写出一家人的名字,虽然有些歪扭,可却都对了。赵煊这个名字,就是这一路上,惊讶于他天份的那位刘书吏替他取的大名,原先他叫狗蛋,自小就是这个名字,按乡下人所说的贱名好养活之意,自小叫到大,长大后也没有说要取个大名。父亲伯父也想不出,而要请人取名,那是得要钱的。他们兄弟十四个,大都是这样的猪狗猫石头树根这类名字,他叫狗蛋,兄弟里还有叫细狗小狗二狗的,还有一个堂弟甚至叫狗妹,以前倒不觉得什么,可现在有了大号之后,他立马就觉得那些名字太上不得台面了。为此,他特地央求先生为他们兄弟们都取了一个大号,先生很和善的一个人,据说以前也没读过书,穷苦人出身,但为皇帝当过兵,后来因为受了伤退役回乡。因有勋在身,因此得以进入县衙当了个书吏,他也是在军中学会了识字计算的。刘书吏为赵家兄弟都取了一个大号,全是火旁。

.

父亲和伯父对于子侄们的新名字都很高兴,这可是刘书吏帮忙取的。而且又没花一分钱。而对于老七狗蛋居然能得到刘书吏喜爱,教会了读书识字算术,两兄弟更加高兴。能读书识字,这可是了不得的,以前在家,哪有这样的机会。那只是地主大族家的子弟才有的机会啊。如今这位刘书吏居然如此大方,不要钱财就教大家识字。虽然其实他们也跟着一起识字,可根本记不住学不会,勉强就学会了认自己的名字,写还总错。不过大家还是对刘书吏他们很感激的。虽然据说这是圣天子皇帝陛下的旨意,可大家还是在路上凑了一笔钱,然后在经过一座补给站时,花钱置办了几桌酒席,买了一些礼物,做了谢师宴,请刘书吏他们一起喝酒,还特意让赵煊等几个算是学有小成的年轻人给刘书吏几个吏员行了正式的拜师礼。刘书吏几个推辞几遍。见却不过大家的热情,最后也只好收下了几个年轻的弟子,也是一脸的高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灵境行者》【22文学】《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穿越之两世》《捻转步舞曲[花滑]》《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重开吧!蜘蛛侠!》《大奉打更人》《谁让他修仙的!

《重返大隋》转载请注明来源:乐文中文网lw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替嫁高门

替嫁高门

白月轻舟
简介:【高冷世子追妻火葬场】永安侯府的世子贺知煜和新皇演了一出君臣失和的戏,只为在他与孟氏的婚宴上拿下反贼。不知情的孟家怕侯府落难嫡女受委屈,慌忙推了养女孟云芍替嫁。大事落定,......
言情 连载 8万字
普罗之主

普罗之主

沙拉古斯
他叫李伴峰,山峰的峰,不是发疯的疯,医生说过他没有疯。为了救朋友一条命,他去了96号站台,上了1160蒸汽列车,来到了停留在蒸汽时代的普罗州。他遇到了老唱机里的红颜知己,月份牌里的绝世佳丽,老座钟里的摇摆名姝,酒葫芦里的世外高人。这里有越吃越猛的食修,越抽越强的烟修,越杀越狠的武修,越喝越狂的酒修。这里有哪都想去的旅修,还有哪都不想去的宅修。天下百门,谁与争锋。普罗万修,谁是魁首。伴峰穿上西装,戴
玄幻 连载 312万字
龙藏

龙藏

烟雨江南
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言情 连载 215万字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爱吃咸鱼的老虎
诺顿·萨格一直以来就有个梦想,那就是当个地主富豪,有个大地盘,让很多人靠着他吃饭,再请几个秘书,雇一群小弟,有事作威作福,无事看舞听曲...凭借着穿越带来的‘北斗神拳’外挂,他觉得不是问题。只是运气有点不好...去当种地王,颗粒无收。去当钓鱼王,天天空军。保镖王、赏金王、佣兵王...统统不行!那只能去当海贼王了!
言情 连载 210万字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昨夜未归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言情 全本 7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米饭的米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761万字